劇情簡介:根據“孩之寶”(Hasbro toy)的同名系列玩具改編,2009年賣座電影【特種部隊:眼鏡蛇的崛起】續集 。這一集中特種部隊將面對反派撒旦(阿諾華斯洛 飾演)、他的同夥、以及他操縱的各國領袖。
- Nov 20 Tue 2012 12:38
電影:特種部隊2: 正面對決
- Nov 17 Sat 2012 18:25
美式早餐-吃蛋的方法
[此篇文章並非原創若有冒犯敬請來信告知]
美式早餐 American Breakfast
吃蛋的方法
在美國餐館吃早餐,想吃蛋,要如何向服務生說呢?
你說:「我要土司加蛋。」( I would like some eggs with toast please. )
這事看起來,好像很簡單。在台灣的早餐店,我們不都是這麼叫的嗎?問題是,在美國,吃蛋有各種方法,到底你要的是哪一種呢?
這時候,服務生站在一旁開口說話。他講得很快,像機關槍似的一大串話,你聽起來好像是在說:“ Would you like one or two or three; whites only or with yolks; scrambled; poached; or fried-sunny-side up, over, or over-easy? ”
- Nov 12 Mon 2012 23:38
電影:人生決勝球(Trouble with the Curve)
- Nov 04 Sun 2012 10:53
電影:女巫獵人(Hansel and Gretel: Witch Hunters)
劇情簡介:發想自家喻戶曉的格林童話「糖果屋」。「糖果屋」故事發生後的15年,韓賽爾與葛蕾特這對兄妹成為了所向無敵的獎金獵人,專門消滅世界各地的女巫。
女主角有演過"波斯王子:時之砂"的女主角
男主角有演過"復仇者聯盟"的"鷹眼"
- Nov 02 Fri 2012 01:12
電影:鋼鐵人3(Iron Man 3)
- Oct 29 Mon 2012 12:40
電影:亞果出任務(Argo)
劇情簡介:改編自真實事件,記錄一場攸關生死的臥底行動,揭開在伊朗人質危機下為了解救6名美國人的幕後祕辛,這些真相已隱瞞世人幾十年之久。 1979年11月4日, 當伊朗革命到達沸點,一群激進份子衝入德黑蘭的美國大使館,挾持走52名美國人質,不過正當混亂中,有6名美國人設法溜走並躲進加拿大大使的家中。中情局「敵後淨空」(exfiltration)專家東尼曼德茲(班艾佛列克 飾演)瞭解這6人被殺只是遲早的事,但是他想出一個也許能使他們安全離開伊朗的冒險計劃,他聯手一名精通偽裝技巧的好萊塢藝人(約翰古德曼 飾演),他們透過一部假冒的電影帶領美國人逃離德黑蘭。
CIA gave the green light(代表這項任務被CIA所許可~~不准難道是red light)
- Oct 09 Tue 2012 21:29
NAND Flash和NOR Flash的比較
NOR和NAND是現在市場上兩種主要的非揮發性快閃記憶體(Non-volatile memory)技術。Intel於1988年首先開發出NOR Flash技術,徹底改變了原先由EPROM和EEPROM一統天下的局面。緊接著,1989年,東芝公司發表了NAND flash結構,強調降低每bit的成本,更高的性能,並且像磁片一樣可以通過介面輕鬆升級。但是經過了十多年之後,仍然有相當多的硬體工程師分不清NOR和NAND快閃記憶體。
“NAND flash”經常可以與相“NOR Flash”互換使用。許多業內人士也搞不清楚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相對於NOR技術的優越之處,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快閃記憶體只是用來存儲少量的程式碼,這時NOR快閃記憶體更適合一些。而NAND則是高資料存儲密度的理想解決方案。
NOR的特點是晶片內執行(XIP, eXecute In Place),這樣應用程式可以直接在flash快閃記憶體內運行,不必再把程式碼讀到系統RAM中。NOR的傳輸效率很高,在1~4MB的小容量時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,但是很低的寫入(Write)和清除(Erase)速度大大影響了它的性能。
NAND結構能提供極高的單元密度,可以達到高存儲密度,並且寫入(Write)和清除(Erase)的速度也很快。應用NAND的困難在於flash的管理和需要特殊的系統介面。
性能比較
flash快閃記憶體是非揮發性(Nonvolatile)憶體,可以對稱為塊(Block)的記憶體單元塊進行擦寫和再編程。任何flash器件的寫入操作只能在空或已擦除的單元內進行,所以大多數情況下,在進行寫入操作之前必須先執行擦除。NAND器件執行擦除操作是十分簡單的,而NOR則要求在進行擦除前先要將目標塊內所有的位元都寫為0。
由於擦除NOR器件時是以64~128KB的塊進行的,執行一個寫入/擦除操作的時間為5s,與此相反,擦除NAND器件是以8~32KB的塊進行的,執行相同的操作最多只需要4ms。
執行擦除時塊尺寸的不同進一步拉大了NOR和NADN之間的性能差距,統計表明,對於給定的一套寫入操作(尤其是更新小檔時),更多的擦除操作必須在基於NOR的單元中進行。這樣,當選擇存儲解決方案時,設計師必須權衡以下的各項因素。
● NOR的讀速度比NAND稍快一些。
● NAND的寫入速度比NOR快很多。
- Oct 09 Tue 2012 20:11
TI DM6441 Davinci-開機流程與環境
1.根據TI的databook描述,可以選擇從AEMIF(NOR Flash)開機,就可以直接跳到0x02000000去執行放在NOR flash中的u-boot,但旺陽電的VanHelsing並沒有實作NOR flash到EVM board上。
2.因為有NFS/TFTP server,RD在開發期間似乎不需要額外的updater,不管是kernel image/device driver或gui application都可以在u-boot執行期間透過NFS或TFTP server將update file載入target,下command或使用script file都可以輕鬆完成update的動作。
3.u-boot本身兼具bootloader與monitor的功能,將monitor予以disable之後就成為正常的bootloader,如果安排short-cut key讓系統在boot期間(甚至OS在跑的期間也可以跳)跳到它的command handle routine,它就成為一個簡單的on-line debug tool,可以read/write flash、update image、update file system,如果可以加上dump CPU register、dump OS information等功能,或許透過serial port的console就可以滿足大多數的debug需求(它本身有一個exception handler可以做這些事,不過做完就當機,很麻煩)。
Tool Chain
Tool Path Description
GCC /opt/mv_pro_4.0/monstavista/ compiler and linker.
GDB pro/devkit/arm/v5t_le/bin/ software debug tool.
bmp_logo /u-boot/tools/ u-boot logo maker.
- Oct 09 Tue 2012 17:02
TI DM6441 Davinci- 開機流程與環境
DM6441的開機選項
Power on,根據BOOTCFG register,共有四種開機選項:
1.BOOTCFG=0x01, EMIFA boot mode, 直接從NOR flash(0x02000000)開始執行。
2.BOOTCFG=0x00, NAND boot mode, 從internal ROM執行RBL,RBL將UBL從NAND載入internal RAM, UBL將u-boot從NAND載入DDR,u-boot將uImage載入DDR,執行權交給OS。
3.BOOTCFG=0x02, HPI boot mode, External CPU透過HPI(I2C, SPI, USB2.0, VLYNQ) 將UBL載入,餘同 上。
4.BOOTCFG=0x03, UART boot mode, Host透過serial port將UBL載入,餘同上。
DM6441的開機流程